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环巢湖风光之细数环湖十二镇 巢湖市七乡镇入列

巢湖晨刊  2016-04-15 11:24

[摘要] 环巢湖“十二镇”是“生态优先、传承文化、彰显特色、同中求异”规划理念,全面推进环湖城镇形象与风貌设计,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天一起来看看环巢湖的十二镇究竟是哪些吧!

环巢湖“十二镇”是“生态优先、传承文化、彰显特色、同中求异”规划理念,全面推进环湖城镇形象与风貌设计,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天一起来看看环巢湖的十二镇究竟是哪些吧!

环湖十二镇之长临河镇

1

长临河镇位于合肥市东郊,肥东县南部,北与撮镇镇接壤,东与桥头集镇、巢湖市黄麓镇,南与巢湖市忠庙相连,西与合肥市滨湖新区仅一河之隔。镇辖27个村,51000人,其中城镇人口6340人,镇域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万亩。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3.924亿元,财政总收入1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2003年被合肥市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75平方公里,2006年城镇化水平14%。

环湖十二镇之中庙镇

2

中庙镇位于巢湖市西部边缘。地处巢湖北岸,因古寺居巢州与庐州之中而得名为中庙,素有“湖天胜境”之称。是皖中名胜古迹和神、佛文化汇集地。为加快中庙-姥山旅游开发,2005年12月,中庙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9000人。

环湖十二镇之黄麓镇

3

黄麓镇位于巢湖市西部,是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全镇总面积62.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4万人。农业水产业发达,乡镇企业高速发展。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9.08亿元,财政收入1738万元,经济运行位居巢湖市第七位。

位于巢湖市西部,南滨浩淼巢湖,西接秀美姥山,是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政府所在地桐荫古镇已有千年历史,素以“文化之乡”著称。全镇总面积62.1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2.8平方公里,是全省195个中心建制镇之一。全镇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万人。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9.08亿元,财政收入17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黄麓镇经济运行位居巢湖市第七位。

环湖十二镇之烔炀镇

4

烔炀镇地处合肥、巢湖两城之间的中心地带,淮南铁路、合马公路和滨湖大道穿境而过,濒临巢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2004年5月,由原来的花集、烔炀两个乡镇合并而成,现辖16个村委会,1个社区委会。总面积149.5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8万人。

位于巢湖沿岸唐家嘴一带,在1800年前是中国南方大都市,因地震而沉入湖中,被称为东方亚特兰帝斯。

近年来,文物考古专家在烔炀镇唐嘴村前的湖滩上考古发现,在巢湖水下有座古城遗址,并在遗址发现完整的陶器、玉器、银器、等文物260件。

环湖十二镇之柘皋镇

5

柘皋,中国古镇,是一个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淮名邑。它曾以“矤叴”之名刻记楚简,并以“橐皋”之名载入《春秋》,汉代设县。

柘皋名胜古迹众多,柘皋八景斐声方圆数百里,其中“而山白龙洞有着神话般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条白蛇在而山主峰龙洞内修炼。久之,白蛇得道变成白龙飞天后留此白龙洞,洞口宽约10平方米,洞深数里,其间布满石乳、石笋,且闻泉水叮咚响。“玉栏古桥”更有其不同寻常的历史渊源。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遇元兵追杀,至柘皋河边,进退维谷,危难之际,一老丈从苇丛中推出一只小船,轻点竹篙,将朱元璋渡过河去。后明朝立,朱元璋在柘皋河上修一石桥,取名“遇难桥”,以报老丈当日救命之恩。后人见“遇难”二字不祥,遂改为谐音“玉栏桥”,相传至今。

浮槎山

浮槎山,山腰有浮槎寺。《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浮槎山浮槎寺,南朝梁建。”《天下名胜志》:“浮槎山有福严寺……山顶龙王殿前面有二眼泉水。”宋朝欧阳修曾作《浮槎山水记》,赞誉其为天下第七泉。

会吴城

在柘皋板桥境内,古河道西侧,板桥小学所在地。地名坛子山,面积约一万平方,经考证为东周村落遗址。史书记载,春秋周敬王37年(即鲁哀公11年,公元前483年),鲁哀公会晤吴侯于柘,筑坛缔结盟约。

环巢湖十二镇之中垾镇

6

中垾镇是闻名的“锚链之乡”,享誉大江南北的“美食之乡”。

“中垾农民美食城”是中垾镇的另一大特色。省道合芜公路从镇中心穿越而过,沿道两旁数十家各具特色的农家饭店酒家每天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在赢得无数赞誉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环湖十二镇之散兵镇

7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依银屏山而居,傍巢湖水而息,青山绿色间,历练着一支仁智之师,演绎着一段传奇故事。古老的散兵地名,源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项羽所部兵散于此。屹立镇东的楚歌岭仍见证着当年的四面楚歌声。传承至今的散兵地名,是战争的休止符,和平的画外音。今日的散兵镇,历经2000余年的沧桑,由一个小渔村演变成了一个建制镇。2004年,又由原散兵镇、高林镇合并成了新的散兵镇。镇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辖9个村(居),是巢南经济重镇。

环巢湖十二镇之槐林镇

8

巢湖市居巢区槐林镇位于风光秀美的巢湖南岸,316省道穿境而过,依山傍水,交通便捷。槐林镇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全镇辖14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2万,其中镇区常住人口2.8万人。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建成4平方公里,槐林镇集渔网之乡、鱼米之乡美誉于一身,是省级中心建制镇(副县级)。

环巢湖十二镇之三河镇

9

三河地处巢湖之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水乡古镇。《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曰:“三河镇在安徽合肥县南八十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曰三河”。距合九铁路站7公里,成为合肥、黄山、九华山以及巢湖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旅游城镇。

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有“装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

三河镇文化底蕴浓郁,以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形成了古镇游的一大看点。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剧目《小辞店》就取材于三河二龙街上发生的故事。至今民间仍流传《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爱情故事。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行龙灯、闹旱船、跳河蚌舞、赶庙会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船;中秋节日仍玩火把;婚丧嫁娶,仍抬花轿、闹花船、请“良玩”;前有姓氏后有郡的民俗灯笼仍高挂在每户人家的门楼之上,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环巢湖十二镇之同大镇

10

同大镇位于皖中腹地,庐江县北部,东连巢湖、南接铜陵,北临“千年古镇”三河,西有京九铁路。合铜、同白、新白公路穿境而过,白石天河、杭埠河左右环绕。水陆交通发达,是合肥、九华山、天山、黄山旅游黄金线的一块 。

环巢湖十二镇之白山镇

11

白山镇位于巢湖南岸,是庐江县北部农工商重镇,巢湖市25个中心镇之一,面积105平方公里,集镇面积1.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6.2万,耕地面积5.1万亩。自古以来,白山镇就是周边乡镇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贾云集,经贸繁荣。镇水陆交通便捷,省道盛(桥)同(大)公路穿境而过,东连庐巢路,西接合铜路,邻近沪蓉高速、合九铁路;市道庐纵旅游公路穿过白山镇中心,直抵巢湖,是白山镇南北交通主动脉。白山码头可停泊千吨船舶,经巢湖可通往长江等各大水域。

环巢湖十二镇之盛桥镇

盛桥镇位于巢湖南岸,是庐江县的东大门。全镇共22个行政村一人街道居委会,人口4.4万,其中非农人口0.7万人,集镇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全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本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省道庐巢路、盛白路横贯镇中,并与沪蓉高速、合宁高速相连接,水陆运输也非常发达,此地南临白湖,北濒巢湖。商业贸异常繁荣,是周边乡镇农副产品及工业产品的集散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